有泥土的清香,有滿目蔥蘢的綠色,在日復一日的佛歌念頌中,似乎得到了佛的加持,散發著勃勃生機。除了前后院都是花,在寂照庵的大殿——大雄寶殿,佛臺上也看不到香爐,擺放的都是鮮花。跨入寶殿,陣陣清香就撲鼻而來,頓感纖塵不染,神清氣爽!漢傳佛教最講究的就是香火鼎盛,但在寂照庵里,卻用花來敬佛祭祀。為何如此,妙慧法師說:佛什么都不缺,不在乎你一炷香,但在意你一顆心。正是有了這顆純粹而堅韌的心,才有了現在的寂照庵,一座把禪意和美學完美結合的寺院。姹紫嫣紅的鮮花,飛揚的晨鐘暮鼓,空谷流轉的禪語,鳥語婉轉于檐后。如此清靜而唯美的地方,許多女客到訪后甚至都想留下來。去年五月,韓紅也慕名到訪寂照庵,與妙慧法師暢聊之余,還留下了“寂照佛光,紫煙生慧“的墨跡。穿幽踏石步沙門,夏雨和風凈凡塵;滿庭花語書清雅,靜聽禪音省半生。在這里,不用說什么,一顆心莫名就有種寧靜淡然安詳,進而禪意慢慢浸透身心。與花草相伴,面對塵世間的紛擾,也能微微一笑。甘于淡泊,樂于寂寞。除了花花草草,寂照庵的廳堂也別有一番格調,看似簡簡單單,卻又充滿了情懷與智慧,清新、唯美、文藝。妙慧法師說,房子當初是用山上撿來的石頭、和山下百姓給的舊木頭慢慢建起來的,室內的裝修是一位杭州人幫忙設計的,使用的也都是舊材料,雖然看上去精致復雜,其實沒花什么奢侈錢,只是多花了一些心思和時間。、寂照庵不僅環境靜雅,這里的素齋,嘗過也讓人覺得清心寡欲,許多人慕名而來,也為了這一碗齋食。最初寂照庵是免費提供齋食,后來信眾和游客越來越多,寂照庵就收每位20元,初一十五和周末免費。再后來,人實在太多,寺院承受不了,就只能初一和十五免費。來過的人,都對這里的齋飯贊不絕口,原因就是:好吃!而妙慧法師說,這里的素齋就是普通的飯菜,完全是大眾的家庭做法,做飯的師傅也都是普通的義工,沒有外請廚師。只不過她們對食材確實有講究,每天清晨4點多就去集市采購,只挑選農戶自己家栽種的,就算有蟲咬過,樣子丑一些,只要沒打過農藥的就要。而像大米、土豆、南瓜這些,甚至都是寺廟“定制”的。如今每天有兩三百人來這里吃齋飯,妙慧法師也親自舉著牌子,向大家宣傳珍惜糧食,吃多少打多少,不夠再打,切忌浪費,那是罪過。曾經就有人因為吃剩了浪費,于是只能去跪佛堂了。不過更多的人,都會吃的干干凈凈。在寂照庵吃齋飯,吃的不止是一餐飯,還是一種文化,一種理念,一種素養。除了齋食,也可以在茶室泡一壺禪茶,安坐一下午,不覺山中已是日月長。茶室門外有一個小魚池,
上海長盛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
滬ICP備18031295號-1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1165號
服務熱線:400-921-3318 021-35304693 021-353046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