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節,又稱踏青節、行清節、三月節、祭祖節等,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。
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,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,既是自然節氣點,也是傳統節日。掃墓祭祖與踏青郊游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,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,至今不輟。
連博匯 清明節起居養生
01
早睡早起
清明時節可以有意識地調整作息,早睡早起。7時至9時是辰時,中醫認為此時屬胃經最旺,如不早起會導致陽氣欲發而不能發,化為內火上擾心肺及腦,可引起人心躁、喉干、頭昏、目濁等不適。
睡好子午覺(即每天中午11點到13點的午覺和每天晚上11點到凌晨1點的晚覺),以利于肝氣的升發,以防春困。經常出去到森林、河邊散步,多呼吸新鮮空氣,并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。
02
穿衣保暖
清明時節,氣候變化很大,時冷時熱,有時還會出現“倒春寒”現象,因此不宜貪涼,要堅持“春捂”,特別是老年人、患有風濕病、關節炎、慢性支氣管炎、肺氣腫的人,要及時增減衣服,盡量使身體“不凍不寒”,避免受涼加重疾病。
03
搓手心
搓手心是非常好的養血保肝法。
方法:兩手伸直,手心相對,上下搓,前后揉。
連博匯清明節飲食養生葛根粉
體內肝氣隨著春日漸深而愈盛,在清明之際達到最旺,特別不利于身體的健康,可以選擇喝葛根粉緩解,中醫表明,葛根具有清涼下火、生津止渴的功效,經常喝能緩解肝火旺盛,對于肝火旺盛所引起的口干舌燥、食欲不振等都有明顯的緩解作用。
桑葉菊花茶
桑葉與菊花是常用藥對,常搭配用于治療風熱感冒、肝火亢盛、目赤昏花等癥。菊花味甘苦,性微寒,能散風清熱、平肝明目、清熱解毒。桑葉味甘苦,性寒,能疏散風熱、清肺潤燥、清肝明目。
兩者配伍使用相得益彰,在春夏氣候溫暖之時,對風邪與熱邪結合所致的外感風熱、頭痛、咳嗽有良好的效果。
山藥芡實排骨湯
配料:鐵棍山藥15克,芡實15克,北芪15克,白術10克,薏米15克,豬排骨200克。
做法:薏米用鍋炒至微黃,鐵棍山藥、芡實、北芪、白術、排骨洗凈,然后將全部材料放進煲內,加入清水,先用武火煮沸,再用文火煲2小時,加鹽調味即可食用。
功效:健脾醒胃、祛濕抗疲勞,對于脾虛濕重、精神不振者尤宜。
高鈣飲食
清明,是祭祖掃墓的日子。思念是人類感情中最難以忘懷的心緒。外界的不良刺激,長時間的精神緊張、焦慮和煩躁等情緒波動,都可導致和加重高血壓病的癥狀。
在清明這一段時間要注意少食過咸和過甜的食物及零食,多喝含鈣豐富的牛奶、奶粉對穩定情緒非常有好處。
俄羅斯博科高鈣脫脂奶,口味純正 ,營養價值高,奶味很醇,沒有腥味。奶粉中的愛馬仕,無激素無藥物殘留,不添加蔗糖,產品質量十分可靠;
促進生長發育,提高孩子智力,增強免疫力,強壯身體,緩解疲勞,改善皮膚,改善睡眠,加快術后恢復。
是青少年、老年人、孕婦、過敏體質、抵抗力差都可以喝的奶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