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武重義建起了一座農耕幼兒園,幼兒園在一個大型的制鞋廠旁邊,專門為鞋廠工人們的孩子而建。 幼兒園的主體部分由三個互相交錯的圓圈構成,中間形成三個庭院,為孩子們提供了操場的空間。圓圈的屋頂是綿延的菜園,為孩子們提供了“農業時間”的場所和一個安全無害的游樂場所。 武重義在建筑里種樹、種植物,不僅簡單構筑“空中巴比倫”的概念,也去了解使用者的實際生活習慣,確保他們會在未來的使用中料理好植物,真正讓植物成為建筑的一部分。 這個被贊譽為“改變了越南天際線的男人”,在2012年曾遭遇巨大的壓力:事務所因經營問題即將倒閉,與第一任妻子的婚姻產生了危機。 他接觸并開始學習冥想,用冥想改變自己每日焦躁的心境,逐漸掌握極致的專注力和充分的控制權。 即使近兩年他身在緬甸修行,卻能完全把控事務所項目的進程,每兩個月回到辦公室幾日,進行密集會議,解決掉所有問題。 在武重義的帶領下,整個建筑事務所的核心理念不是什么高深的建筑學概念,而是每一個成員必須嚴格奉行佛教里的“五戒”(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)和每日兩小時的冥想。 在持續的城市拆遷潮中發展起來的武重義工作室,以迅猛的速度和謙卑的姿態,改變著這個國家的面貌。 新加坡國立大學設計與環境學院的副院長基什南尼博士評價說,“雖然許多項目的復制性和影響力還在被討論,可他們給予了許多同輩的新興建筑師勇氣,來大膽暢想越南的未來。” 而當我們問武重義完成緬甸修行后的人生規劃時,他指著自己寮房前的綠樹: “我事務所的伙伴們已經完全掌握了我的理念,我自己要去找這樣一片森林居住了,像小時候一樣的森林。” “以后你們要去森林里找我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