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3歲的越南建筑師武重義,
是東南亞的明星建筑師。
CNN曾稱他為“改變了越南天際線的男人”,
“建筑界的下一個大人物”。 在經濟高速發展、大規模興建樓房的越南, 武重義獨樹一幟,以廉價、環保的竹子為材料, 設計、建造房子。 從小型的咖啡館, 到給低收入人群做裝配式住宅, 再到城市里建酒店、幼兒園、辦公樓, 他和團隊展開了一系列綠色環保建筑的探索。 然而整個武重義建筑事務所, 核心理念卻是—— 每個成員必須嚴格奉行佛教里的“五戒”。 武重義本人更是一個禪修者, 每天只花5-10分鐘,來溝通處理工作, 其余時間都用來冥想和睡覺。 2019年6月末夏日的傍晚,我們從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的機場驅車一小時,進入了著名的禪修圣地——帕奧禪林,在一座簡易的寮房門口,見到了等候多時的武重義。 與曾經在媒體、講座上意氣風發介紹項目的模樣截然不同,此時的武重義,已經剃光了頭發,衣著簡樸。 他招呼我們進入小小的寮房席地而坐,交談中會因自己并非很流利的英文而露出羞澀的笑容,斟茶時為茶具上殘破的小缺口不停地說不好意思。 兩年前,武重義帶著太太、女兒,從胡志明市搬到了帕奧禪林,每日進行著極其簡單的禪修生活。除去一天兩餐,冥想、睡覺幾乎是每天生活的全部,用來處理工作的時間少得令人驚訝: “現在每天工作5-10分鐘,最多不超過半小時,就足以解決工作上的事情。冥想讓我學會了高度專注。” “我現在不是建筑師了,我就是個冥想者。”他笑著說自己有了難得的好脾氣,和每日可以多達十個小時的睡眠時間。 余下的時間里,武重義致力于在禪林里種樹,除去將自己的這間寮房隱蓋在綠植之中,武重義帶著禪林中的工人、僧人在步道旁、大殿前規劃綠植。 1976年,武重義出生在越南中部廣平省的一個山村里,是家里七個孩子最小的一個,幼年的生活條件相當貧窮。居住的房子由家里人用隨處可得的竹子搭建,村里不通電,解決暑熱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種樹,待樹木長大后,用樹蔭抵擋驕陽。